如今,巴中城曹县尊的大名在附近州县可是如雷贯耳如日中天。
谁不知道巴中城的县尊,为了剿匪,为了保一方平安,亲自上阵杀土匪,结果被土匪差点杀了,至今仍旧躺在床上下不了床。
作为一个文官,居然能在战场上博取如此不怕死的声名,就连朝廷都下了嘉奖令。
那道奏疏还是廖指挥使亲自上书的。
指挥使首先在奏章中,痛陈自己的过错,说是因为自己的过错,才导致县尊大人被土匪抓去了。而奏折的后半部分,则都是对于曹县令的推崇和敬佩,在奏折中充分表达的对曹县令的景仰之情。慷慨激昂的描述了曹县令如何悍不畏死,如何作为一个连马都骑的不是太熟练的文官,却手持三尺剑,纵横驰骋在刀光枪林中。
被土匪掳去后,县令大人绝不屈服,在虎狼之窝中,竟然差点杀了武艺高强的土匪首领,然后惹怒土匪,要不是土匪还想以县尊大人换寨子里土匪的性命,恐怕就会直接杀了县尊。
桩桩件件,指挥使大人一一说来。
圣上在批复中,批了十三个字,西蜀文官,竟有如此刚烈勇猛者?
连圣上都不敢相信,这种事是出自西蜀文官。
不过圣上并没有通过吏部追究指挥使的责任,大概是指挥使这篇夸赞曹县令的奏折写的太好,让圣上都不忍心责罚指挥使了吧。
自此,曹琳曹县令的大名,再次提升了一个台阶。
可那又怎么样呢?一切都是一场戏而已!王家女案件,杀了十几个铁头帮替死鬼;从替死鬼嘴里拿到山寨的地图;曹县令买口薄棺放在家里;曹县令告诉百姓,不灭铁头帮乌纱帽不要了;战阵上,曹县令被铁头帮掳去,被打成那样这一切都是假的,全都是县尊跟铁头帮配合唱的一出戏啊!
演给百姓们看的一出好戏!
这一切,李萱儿他们通通都知道的一清二楚。
但是百姓们不知道。
李萱儿很清楚
,如果不能趁着铁头帮在百姓中造成恶劣影响时,或者说,在百姓们遗忘王家女惨案之前,不能把县尊拉下马来,再往后,困难就会翻很多倍。
百姓是善于忘记的。无论多么苦痛,只要过去了,就能一笔勾销了。只要能过上好日子,只要现在好,过往的苦难,那都不算什么。
无论这种苦难是苦在自己身上还是别人身上,都是如此。
谁不知道巴中城的县尊,为了剿匪,为了保一方平安,亲自上阵杀土匪,结果被土匪差点杀了,至今仍旧躺在床上下不了床。
作为一个文官,居然能在战场上博取如此不怕死的声名,就连朝廷都下了嘉奖令。
那道奏疏还是廖指挥使亲自上书的。
指挥使首先在奏章中,痛陈自己的过错,说是因为自己的过错,才导致县尊大人被土匪抓去了。而奏折的后半部分,则都是对于曹县令的推崇和敬佩,在奏折中充分表达的对曹县令的景仰之情。慷慨激昂的描述了曹县令如何悍不畏死,如何作为一个连马都骑的不是太熟练的文官,却手持三尺剑,纵横驰骋在刀光枪林中。
被土匪掳去后,县令大人绝不屈服,在虎狼之窝中,竟然差点杀了武艺高强的土匪首领,然后惹怒土匪,要不是土匪还想以县尊大人换寨子里土匪的性命,恐怕就会直接杀了县尊。
桩桩件件,指挥使大人一一说来。
圣上在批复中,批了十三个字,西蜀文官,竟有如此刚烈勇猛者?
连圣上都不敢相信,这种事是出自西蜀文官。
不过圣上并没有通过吏部追究指挥使的责任,大概是指挥使这篇夸赞曹县令的奏折写的太好,让圣上都不忍心责罚指挥使了吧。
自此,曹琳曹县令的大名,再次提升了一个台阶。
可那又怎么样呢?一切都是一场戏而已!王家女案件,杀了十几个铁头帮替死鬼;从替死鬼嘴里拿到山寨的地图;曹县令买口薄棺放在家里;曹县令告诉百姓,不灭铁头帮乌纱帽不要了;战阵上,曹县令被铁头帮掳去,被打成那样这一切都是假的,全都是县尊跟铁头帮配合唱的一出戏啊!
演给百姓们看的一出好戏!
这一切,李萱儿他们通通都知道的一清二楚。
但是百姓们不知道。
李萱儿很清楚
,如果不能趁着铁头帮在百姓中造成恶劣影响时,或者说,在百姓们遗忘王家女惨案之前,不能把县尊拉下马来,再往后,困难就会翻很多倍。
百姓是善于忘记的。无论多么苦痛,只要过去了,就能一笔勾销了。只要能过上好日子,只要现在好,过往的苦难,那都不算什么。
无论这种苦难是苦在自己身上还是别人身上,都是如此。